中国文化报:艺术人才培养形式很多样

  • 日期:2021-06-09
  •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浏览量: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了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新型艺术人才,艺术院校、文艺院团及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了多元合作,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尝试多种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式。

        近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推出的首期中小学艺术师资能力提升工程音乐教师培训班(简称“首期培训班”)结业,为艺术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作了有益尝试。

      “把众多艺术家和广大来自全国城市、乡村一线学校的音乐老师凝聚在一起,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与《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所倡导的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的生动体现,也是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的生动体现。”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人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同舟如是说。

       被吕同舟称为“改革创新”“凝聚共识”的首期培训班,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指导,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培训学校主办。“两家‘国字头’单位牵头,充分发挥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机构的权威指导与专业引领,以及国有文艺院团艺术高地与大家荟萃在学校美育培育中的顶端优势,对来自教育一线的中小学美育师资进行能力培养和美育推广,是发挥文艺院团人才资源优势和聚合作用、为中小学培养更多合格美育师资的一项创新举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高艾对记者说。

       作为首个跨教育系统、文化和旅游系统的美育师资培养项目,首期培训班得到了作曲家谷建芬、声乐教育家马秋华、作曲家孟可等18位音乐界和音乐教育界名家、名师的支持。在一周的时间里,学员们不仅聆听专家讲座,还参与了实践教学、作业研讨、现场教学、剧目观摩、汇报演出等,在丰富的课程设置中,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

       虽然培训时间并不长,但时间紧凑、统筹合理的课程内容,以及专家名师用心、动情的高质量授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来自四川成都师范银都小学的音乐教师蔡静说:“这么多年来,我参加过很多培训,都不太敢主动上台表演,只有过一次被合唱指挥老师点名上台。这次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肖金声老师的课上,我为什么敢举手上台演唱?是因为肖老师的热情真诚、朴实谦逊感动了我。”蔡静总结,肖金声讲课热情投入,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所以很快与学员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他思路清晰,对不同声乐问题的迅速捕捉能力,让人由衷感叹他的专业敏锐度;他也教会学员面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时,如何把控声乐教学的主旋律。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声乐专业及教学的全身心热爱。他在讲到唱歌时遇到‘喉头放松’‘高位置’问题的时候,说他是通过思考自己解决的,让我们明白‘自我内化和调整’是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肖老师还准确地帮我找到了唱歌时的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指导,我做了调整后,感觉音色的确好听多了。”课后,蔡静还把此次学习的视频分享给自己的学生,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求热爱的艺术。看到她登台指挥的视频,孩子们也深受鼓舞。

       蔡静说她从小热爱歌唱,几十年执着追求声乐与合唱教学不断完善,首期培训班的学习对她的演唱和教学有很大帮助,也促使她在声乐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中小学艺术师资能力提升工程酝酿已久,首期培训班结束后,我们将从中培养、发掘一批优秀教师,建立起中小学艺术师资库和名师库,认真听取、总结教师对课程设置、管理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细化和完善,把这一项目打造成品牌项目。”高艾说,未来,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继续携手推进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全面开展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师资培训与研究活动,形成跨教育系统、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品牌项目,培养更多美育教育工作者,为新时代的美育工作作出贡献。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刘淼